手机/微信号:13544505010 陈先生

媒体报道

2013,你微信了吗?

时间:2013/12/6 9:36:10

    忽如一夜“微风”来,无论是坐地铁还是逛商场,无论是去餐馆就餐还是去银行办理业务,微信绿色的图标和黑色的微信二维码已经将现代人的生活紧紧包围。微信这个诞生不到三年的应用软件,已经成了中国手机用户日常应用最多的软件之一。根据工信部提供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的微信用户就已经超过四亿。曾经人们结交新朋友时会首先留下对方的手机号码,后来人们开始热衷于在微博这个社交工具上“互粉”,如今“扫一扫”成为了最流行的社交方式。从语音通话到视频通话,从“摇一摇”到朋友圈,从开放公众平台到移动支付,微信正在一步一步地实现它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愿景。新技术革命的洪流之下,我们无法预测微信或者任何手机应用的明天如何,但是我们每个人都能感觉到,一个线上线下虚实融合的时代已经在慢慢到来。

    乔安,湖南人,在云南大理古城经营一家名为“乔”的客栈。乔安在自己的客栈里跟订房的客人聊微信并将客栈地址分享给客人(2013年10月13日摄)。她说,经常有客人询问客栈的具体位置,而用文字和语言来形容有时候会造成一些误解,微信的位置分享功能以地图的方式直观地显示出客栈所在位置,大大方便了她和客人的沟通。

    王建东,参考消息报社新媒体中心工程师,在办公室里同同事讨论参考消息数字订阅中心官方微信“参考小秘书”的后台改进方案(2013年12月4日摄)。2013年10月22日,参考消息正式在微信公众平台开通“参考小秘书”账号,成为中国第一家可以微信支付订阅的纸媒。作为一名后台技术支持人员,他说,中国微信用户庞大,他的工作就是要保证报社新媒体中心与微信的接口运行顺畅,并且不断对“参考小秘书”的功能进行完善,这样读者才可以有更好的订阅和阅读体验。

    翁倩骞,北京某高校在读学生,在制作微信订阅号“坡上村相馆”的每日推送(2013年9月18日摄)。她说,微信开放的订阅号可以让每个人都做出自己喜欢的“电子杂志”,现在她做的这个摄影主题的订阅号已经有100多人订阅,在学校里小有名气。

    冯允乐(英文名WendyFung)在使用微信群跟同事讨论工作(2013年12月2日摄)。冯允乐,美籍华裔,全家自祖父辈移民美国,2011年毕业于北京某高校新闻与传播学院,现在一家国际知名公关公司任职。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她说,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使用WeChat(微信英文名称)的频率都很高,她的大部分在中国的外国朋友也都使用微信来进行联系。

    张军,47岁,山东某企业工程师,在使用微信同儿子语音聊天(2013年11月30日摄)。他说,使用微信主要是为了方便和孩子沟通,虽然只有儿子一个好友,但他觉得用语音聊天确实方便,应该在身边的朋友中推广。

    焦俊杰,北京某律师事务所职员,在云南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的一家客栈里使用微信朋友圈分享自己的旅途见闻(左图、中图摄于2013年10月17日,右图摄于2013年10月18日)。她说,作为一名旅游爱好者,利用朋友圈来分享自己旅途中见到的美景和感悟不仅可以记录自己的行程,还可以跟朋友和家人进行良好互动,朋友圈也是她日常生活中几乎天天都在用的微信功能。

    王康,北京某证券公司投行部副总裁,在公司附近的咖啡馆等待朋友的间隙利用银行信用卡的微信服务号查询自己的账单(2013年11月20日摄)。他说,微信的服务号用起来十分方便,不仅可以查询信用卡账单,还可以快速还款,微信已经成了他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应用。

    姜雅力,北京某外企实习生,在地铁上使用微信玩游戏(2013年11月23日摄)。他说,平时上下班都要乘坐地铁,玩手机游戏是很好的消磨时间的方式,用微信玩游戏还可以跟朋友们“比赛”,娱乐性很强。

    付芃,北京某媒体网络编辑,在使用微信购物(2013年11月23日摄)。她说,微信新推出的“每日精选商品购物功能”非常实用,操作迅速且微信支付很便捷,她每天都会浏览一遍,看看有没有物美价廉的商品。

    荣浩,北京某高校外语学院在职研究生,在使用微信查单词(2013年11月17日摄)。他说,平时学习会接触到很多外语读物,查生词成了一个麻烦事,现在微信“扫一扫”就可以直接查单词,非常方便。

关注聆科微信号:linkerapp



扫一扫“聆科网络”二维码
关注微信号:【linkerapp】
聆科微信官网:www.lkweixin.com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片和文章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我站观点。本站将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邮箱:tloo.cn@qq.com